• 品牌的力量—南極人授權之路

    南極人、恒源祥、北極絨、俞兆林等都有貼牌模式,這說明品牌的力量相當重要。產品的質量,決定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決定了品牌的強弱。品牌質量是這種商業模式的源頭,如果源頭被污染了,想要細水長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20170705190120_980

    如果你在淘寶上搜索過“南極人”,你一定會被各種旗艦店、官方店、專賣店、自營店等店鋪搞得眼花繚亂。

    很多人會心生疑問:過去那個專門生產保暖內衣的南極人去哪里了?這些紛繁錯雜的店鋪里,到底哪些是李逵,哪些是李鬼?

    實際上,這些店都是假的,或者說,都是真的。

    01

    南極人的品牌之路

    經過90年代的一路奔跑后,1998年,中國的紡織行業終于陷入產能過剩、設備落后、盈利低迷的困境。

    從這一年開始,“去產能”這個詞就出現了全民視野中,這是一場浩浩蕩蕩的自上而下的全民運動,在行政手段的干預下,中國紡織業用3年時間完成了去產能的目標。

    3年之后,適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紡織工業的計劃體制已經褪色,正式迎來了市場化浪潮。

    張玉祥成了弄潮兒。

    張玉祥是地道的上海人,1981年考入華東政法學院,畢業后入職國企,隨后下海開服裝廠生產女裝。

    1998年,保暖內衣品類開始時興,張玉祥敏銳地抓住商機,推出“棉+萊卡”的材質概念。在南極人的廣告片中,正值青春年少的天王劉德華,身著南極人保暖內衣,操著一口不流利的港普念著廣告詞,讓南極人迅速火遍全國。

    隨后,以南極人為首的紡織品牌迎來了黃金時代。數據顯示,中國加入WTO之后,紡織品出口持續增長,2002到2004年出口增長率分別為16%、28%和21%。

    紡織業的黃金十年轉瞬即逝。市場化帶給南極人的不僅是機遇,還有更加嚴峻的挑戰。當外來物種優衣庫在國內快速擴張時,南極人發現,用人成本越來越高,價格卻越來越低,同行們紛紛倒下,行業仿佛從春天直接進入了寒冬。

    十周年生日趕上了風云突變,南極人果斷轉向,走上了品牌授權的道路。

    張玉祥將這個模式闡述為“基于品牌授權的供應鏈和電商服務”商業模式——公司根據供應商、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研發設計、質量管控、流量管理、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多項增值服務,進而提升整個南極生態共同體的競爭力。

    張玉祥認為,這種商業模式既保留了南極人品牌的核心價值,又實現了場、貨、人的精準配置和資源的合理分工,從單一服裝品牌運營升級為產業生態服務。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紡織企業產能過剩的痛點。

    02

    貼牌生意有多賺錢?

    單從利潤方面看,貼牌絕對是一門輕松又賺錢的好生意。

    2012年,天貓獨立。為了吸引品牌入駐,天貓開始向品牌商家大規模傾斜資源。當時拼多多還沒誕生,許多白牌商家為了爭取天貓資源,紛紛尋租品牌。

    南極人看到了商機。

    砍掉了所有線下渠道之后,南極人注冊了大量店鋪,專注于電商平臺。2015年,南極人還更名為“南極電商”,并于年底借殼新民科技登陸A股。

    實際上,品牌授權與線下加盟的模式大同小異,都是將品牌資產變現的形式。

    2020年3月,南極電商發布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根據公告,2019年1月份至12月份,公司營業總收入為39.08億元,同比增長16.55%,實現利潤總額12.79億元,同比增長32.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36.04%。

    對于2019年業績增長的原因,南極電商表示,公司的主要品牌包括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南極人品牌的定位是大眾的家庭生活方式品牌,公司力爭成為以電商渠道為主的、領先的消費品創新企業。

    051000005B8A52AA8B3D065A3B0CEF5F

    僅靠貼牌就能年入10多個億,這個業績可以說是非常亮眼。

    南極人最賺錢的業務來兩方面:品牌服務費以及標牌使用費。

    一方面,南極人授予供應商生產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另一方面,南極人授予經銷商銷售旗下品牌特定類目產品的權利,同時收取相關費用。

    經銷商每銷售一件商品,還要向南極人買吊牌。按照品類不同,標費大約是產品出廠價的8%~15%左右,而一個吊牌的成本不過六七毛錢。

    對于白牌商家而言,品牌意味著更高的溢價。例如,同樣一件牛仔褲,掛上南極人的品牌至少可以溢價50元,除去8元的標費,還可以多賺42元。

    因此,無論對于南極人,還是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而言,貼牌似乎是三家共贏的成功策略。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200912071422528995

    03

    貼牌如何長久?

    實際上,貼牌模式并不新鮮,阿迪達斯、迪士尼等國際企業都采納這種方式擴充其產品線。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品控工作。

    凡是在授權之后還能保持良好品牌形象的公司,關鍵在于公司對代工廠的資質與產品的質量都有著嚴格的控制。

    事實上,南極電商最嚴重的問題正是處在品控方面。

    過去幾年中,南極人已經上了14次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從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沖鋒衣到電推剪、卷發器、按摩棒,其均有產品上質檢黑榜。其中,有5次是原國家質檢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的國檢。

    據相關媒體報道,南極人的經銷商向授權廠家進貨無需總部協調,只需要同授權工廠簽訂名義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廠的名義購買南極人商標,然后自己去批發市場采購貨品,掛上吊牌再銷售——就如一些品牌的線下加盟商“掛羊頭賣狗肉”一樣。至于質檢合格證,在淘寶上只要花費100塊就能買到。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在貼牌生意中,最重要的還是“牌”。品牌資產是這種商業模式的源頭,如果源頭被污染了,想要細水長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產品品質是品牌建設的最重要的維度之一,如果只做品牌,不做產品品質,無異于竭澤而漁。


    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