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是消費者眼中的識別碼,企業利用商標宣傳商品、服務,言簡意賅、醒目突出、便于記憶,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吸引誘發其"從速購買"的欲望,品牌作為市場競爭的武器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國市場規模龐大,參與的"玩家"也數目驚人。"蛋糕"面前,同一行業、同一類目的競爭者互不相讓;尤其是頭部企業,一旦"開戰"往往后果影響深遠。不過凡事都講究"度",商海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巨頭之間如果不計后果地"廝殺",最終結果恐怕是得不償失。就像最近幾年涼茶界的一場大戰——王老吉和加多寶,爭斗多年、兩敗俱傷,甚至還"拖累"了國內涼茶行業,可以說"沒有贏家"。事實上,除了涼茶界之外,還有一個領域曾經爆發過一場曠日持久的知名爭奪——它就是功能飲料市場上的"紅牛"。
目前市場上在賣的紅牛有3款:第一款是"紅牛安奈吉",泰國天絲醫藥保健公司授權國內生產;第二款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華彬集團旗下公司生產;第三款是"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屬于泰國天絲公司的"原裝進口"。看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看出來了——"摩擦"正是來自于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并且主要集中在前兩種產品上;畢竟第三種紅牛是原裝進口,爭議不大。
眾所周知,紅牛誕生于泰國。當時創始人許書標在工廠里研制出一種包含糖、卡啡因、纖維醇等成分的"滋補飲料",取名"紅牛"。許書標一開始就將目標客戶定位在加班工人和大車司機等藍領勞動力,幫助他們醒腦提神;果不其然,紅牛一上市就受到熱捧,銷量一路飆升,幾乎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這個時候,紅牛的工廠已經開始走向歐洲;而許書標則以戰略性眼光,選擇了中國市場作為發展目標。
由于種種原因,許書標一直沒有獲得中國經銷權。恰在此時,一個叫嚴彬的中國人找到了許書標,主動尋求合作。生意一開始,兩者之間的配合十分默契,共贏賺錢。然而雙方"共苦"之后卻難以"同甘":隨著紅牛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多,泰國公司方面和嚴彬方面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泰國紅牛認為雙方之間的商標授權在2016年就全部停止,而中國紅牛卻堅持50年授權期限,之前的"20年"經營時間,只是當時為方便登記訂立。
今年7月9號,中國紅牛對商標的宣告請求被判無效;泰國紅牛同時宣布,自己擁有紅牛金罐的合法權益。然而對于整個"紅牛"家族來說,雙方之間的牽扯仍遠遠沒有理清;而對于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有時更顯得十分迷茫:3款紅牛飲料,差別似乎只有一行"小字",生怕自己買到了"假貨"或者"山寨貨"。
事實上,剛才已經說過:3款紅牛沒有"孰真孰假"之分,早期均來自于紅牛總部的配方。也希望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之間,能夠妥善解決問題;不要像之前的涼茶界一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最后誰也沒有撈到好處。
首 頁 |免責聲明 |隱私保護 |聯系我們 ?粵ICP備17085206號??公安備案號:44200002442676
Copyrigh?2019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采用DVU咪咚云技術開發制作??粵工商備P201804000805